“95后”项目专员虚构54名“影子员工”,利用漏洞骗薪500余万获刑

“95后”项目专员虚构54名“影子员工”,利用漏洞骗薪500余万获刑

hyde01 2025-08-23 装修装饰 1 次浏览 0个评论

“95后”项目专员张某在两年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54名“影子员工”、篡改客户邮件金额等手段侵占公司资金540余万元。

8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获悉,经该院提起公诉,4月23日,张某因职务侵占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检察机关介绍,张某在A公司担任项目专员,负责为合作的客户公司招聘派遣员工、核对用工数据并确认薪资发放。按照制度,张某根据客户公司提供的用工清单制作工资账单,经客户邮件确认,她将账单与确认邮件截图上传至公司系统。只要金额一致,系统就会审核通过,A公司随即垫付派遣员工工资。一个月后,客户公司会将用工款项支付给A公司。

起初,张某在岗位上本分工作。2019年起,张某沉迷网络借贷,消费无度,三年间债台高筑。为偿还累积的高利贷,她抵押了房产,却仍无法还清债务。面对高利贷催收的步步紧逼,张某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手中掌握的薪资发放权限。

实际操作中,张某注意到,公司审核机制存在漏洞:系统仅核对账单与邮件中的总金额是否一致,而不验证员工名单的真实性。更关键的是,转发客户发来的确认邮件时,可以修改正文中的金额。加之公司采用“先垫付、后收款”模式,账期差使得短期账面波动不易被发现。

2022年10月,张某首次作案。在收到客户发来的真实员工名单和确认邮件后,她偷偷将自己母亲的信息添加为“影子员工”,塞进薪资账单。随后修改客户邮件中的确认金额,使其与薪资账单总额一致,将篡改后的邮件截图与账单上传后,系统审核通过。

就这样,张某首次操作便蒙混过关,“工资”打入其母亲账户后,她顺利套取了第一笔资金。

此后,张某的行为逐渐猖獗。她陆续向多名亲友索要银行卡账号,前后共虚构出54名根本不存在的“派遣员工”。在每一次收到客户邮件后,机械重复“添加虚假人员、篡改金额、上传虚假截图”的流程,源源不断地将公司资金骗入亲友账户并转出。面对亲友的疑虑,她编造“协助公司避税走账”“临时收款提成”等谎言搪塞蒙蔽。

通过持续虚增大量虚假员工,张某累计套取A公司高达500余万元的工资支出。

此外,张某还将“黑手”伸向客户公司的服务费。她直接篡改客户的账单内容,将应支付给A公司的40余万元服务费伪造成员工工资,支付至自己控制的虚增员工账户。截至案发,张某侵占公司资金达540余万元,悉数用以还贷。

2024年8月,A公司负责人发现多笔垫付款项长期未收到客户回款,且应付服务费严重滞后,遂报案。同年10月,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利用职务便利虚构员工、侵占公司资金的犯罪事实,并陆续归还给被害单位A公司60余万元。

2025年3月,该案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认为,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巨大,应当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4月23日,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还发现案件涉及多家非法放贷平台,遂将相关高利贷APP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并推动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95后”项目专员虚构54名“影子员工”,利用漏洞骗薪500余万获刑》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