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中节点的到来,公募基金行业也迎来了阶段性业绩回顾。在震荡与结构性机会并存的市场环境下,具备“平台型、团队制”投研体系的头部机构的长期业绩表现与投研能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其中,嘉实基金凭借深厚的投研实力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行业内脱颖而出,在一年期、三年期及长期业绩维度均展现强劲竞争力,旗下多只产品在科技、医药、制造等核心赛道领跑行业,彰显头部机构的平台型投研优势。
一年期业绩:科技、医药布局“并肩领跑”市场
据数据,嘉实基金今年以来(2025.01.01-2025.06.30)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率为5.82%,近一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率(2024.07.01-2025.06.30)为16.06%,在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三(3/13)。
具体来看,嘉实基金表现出色的产品分布领域众多,不仅涵盖了医药、绿色、制造等多个重要投资方向,也相对精准地把握住了上半年的热门,科技、医药、港股等结构性行情。例如郝淼管理的嘉实互融精选,聚焦A股与港股医药、科技龙头,近1年净值增长率79.41%,在银河证券近1年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344;蔡丞丰管理的嘉实绿色主题,深耕新能源与环保赛道,近1年净值增长率55.96%,同类排名6/344。
除此之外,同榜单上榜产品还有孟夏管理的嘉实制造升级,近1年净值增长率54.63%,排名10/344;王贵重与赵钰共同管理的嘉实前沿科技沪深港股票近1年实现52.81%的净值增长率,同类排名12/344;杨欢管理的嘉实互通精选近1年净值增长率50.64%,排名13/344(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分类:近1年标准股票型基金)。
受益于嘉实基金在科技领域“主动+被动”的布局理念,其“科创全嘉桶”系列ETF也在本轮科技行情中表现亮眼,跟踪中证科创板芯片指数的科创芯片ETF(588200),近一年涨幅66.51%,规模居同类ETF首位,成为硬科技投资标杆,该ETF的场外联接基金(A类017469;C类017470)近1年收益率也均超过60%;互联网ETF(517200)则受益于港股互联网估值修复,准确捕捉行业拐点,近1年收益率同样超过60%,为投资者提供了明显的投资获得感。
三、五年期业绩:长期价值凸显,新质产业持续领先
拉长时间维度,嘉实基金近3年(2022.07.01-2025.06.30)的业绩表现也同样可圈可点,科技与新质生产力主题产品表现尤为亮眼。聚焦A股港股创新药的嘉实互融精选近3年收益率64.07%;深耕半导体、数字化和新能源的嘉实创新先锋近3年收益率44.95%,展现出了较强的主动选股能力。
与此同时,近3年嘉实基金还有28只产品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0%。嘉实互融精选、嘉实创新先锋、嘉实科技创新、嘉实新消费、嘉实北交所精选两年、嘉实沪港深精选等产品收益率均超业绩比较基准20%(数据来源:,子份额分开计算)。
按近5年的投资时长来看,嘉实基金也有累计29只产品总回报超30%。其中嘉实资源精选、嘉实美国成长的近5年收益率分别为121.54%、113.69%,成功实现业绩翻倍;嘉实价值精选近5年收益率超60%,嘉实物流产业近5年收益率也达到了48.33%(数据来源:同花顺,子份额分开计算)。
长期布局:平台型投研体系构建核心壁垒
当前,嘉实基金的投研能力已形成“五大支柱”:精品股票、基石固收、Super ETF、海外投资与资产配置。近300人的投研团队覆盖科技、医药、消费、制造等核心赛道,通过“专家化团队+生态化架构”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在深度基本面研究上,团队以“产业拐点”为研判核心,提前布局科创板、北交所等新兴市场,在做好风险控制与回撤管理的基础上,把握市场可能存在的行业高景气预期;在产品矩阵的布局方面,嘉实基金以多层次角度出发,利用指数被动投资与主动权益产品的“并线”深度挖掘,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攻守兼备体系,覆盖新能源、智能制造、医药创新等长期赛道。
嘉实基金的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正揭示了“长期业绩+投研能力”的双轮驱动模式的成功性。展望下半年,嘉实基金将继续强化在科技、绿色、制造等新质产业的布局,在引导市场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将围绕投资者需求打造更多主被动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2025年中业绩回顾:嘉实基金平台型投研体系领航长期价值,科技与新质产业多维领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