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15位梅花奖得主正式揭晓。
每位获奖者手里都拿了一个瓷制奖牌,仔细端详之后发现图案是数枝红梅——这几枝梅花为何会成为梅花奖奖牌上的图案呢?其实这里头大有讲究。

放大看一下细节
奖牌的右上方写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几个大字,侧边书写了“为戏剧报梅花奖获得者而作”几个小字。左侧落款为“作人图”(吴作人)。

从瓷盘上的笔意也能看出飞白效果
吴作人早年曾留学欧洲,精通油画与素描,将西画的造型能力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结合起来,追求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梅花是吴作人先生晚年常画的题材 ,带有文人画的精神趣味,借鉴了金农、吴昌硕等人的笔意,但又不像金农那般将梅花铺满画面,反而更加简练,红梅点染色彩鲜明但不艳俗,这也与梅花奖的寓意“生机”十分契合。

吴昌硕的梅花(左)与金农的梅花(右)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梅花奖“瓷盘”上的梅花是什么来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